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

ID:22667875

大小:538.90 KB

页数:10页

发布时间:2023-08-19 18:28:04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1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2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3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4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5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6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7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8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9页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问学意识”,即能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前小学阶段的很多科学实践活动过于追求内容的丰富度和趣味性,缺少对学生“问学意识”的培养。结构化实践是一种在“问学意识”的理性关照下,通过对实践活动的长程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实践活动环节并递进式地推进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获取新知的方法,进行逻辑清晰的认知建构,实现以问促学、以问延学的教学设计理念。本文结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案例,从五个方面探讨结构化实|践活动的路径构建,以期为提升学生的“问学意识”与科学素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问学意识”培养的缺失“问学意识”,即能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在探究实践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真实的探究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然而当前小学阶段的许多科学探究活动看似开展得热热闹闹,但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式地走过场,探究更是浅尝辄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是学生只是实践中的“模仿者”,没有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为了学生能顺利完成实践任务,少走弯路,一些教师会“贴心”地给出精心设计好的实践步骤。殊不知,形式上的模仿、“照猫画虎”只是初级、低端的学习。科学学习的目的在于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其元认知才会分泌出准备接收和消化新内容的“酶”,学生才能真正将新知或者矛盾的事物纳入知识建构,获取“新意义”。二是学生只参与浅思维的印证性活动,没有开展深层次的思辨性实践。印证性活动,即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科学知识与概念,学生只需通过实践验证其存在即可。这类实践活动实际上只能让学生在|原有水平基础上“滑行”。真正能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活动应是综合性和富有挑战性的,需要学生不断地质疑、论证与反思,因为只有这样,学生自主独立的理性思辨能力才有机会得到提升。三是课后实践活动多是“散装式的个人学习”,没有发挥集体问学效能。相互倾听、相互求助、相互协同学习的集体问学有助于学生提升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素养。然而受到教学时空限制,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后开展探究。一旦教师不加以引导或者提供交流平台,学生之间便难以进行有效配合与互助,只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实践活动并未有效关注学生“问学意识”的培养。“问学意识”是探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尝试并希望通过结构化实践的研究,有效地培育学生的“问学意识”。二、结构化实践的内涵与价值探寻(一)结构化实践的内涵

2结构化实践是一种在“问学意识”的理性关照下,通过对实践活动的长程设计,合理规划科学实践活动环节并递进式地推进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获取新知的方法,进行逻辑清晰的认知建构,实现以问促学、以问延学的教学设计理念。结构化实践包括“起疑—述疑—辨|疑—释疑—追疑”五个环节(图1)。其一,教师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认知冲突为契机起疑。其二,教师提供结构问题群并进行示范引领,让学生以自我认知为抓手述疑。其三,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去芜存菁”,让学生以有效探究为动因辨疑, 筛选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四,学生灵活选取材料,因地制宜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深度探究,形成深度认知,即以认识事物为目的释疑。其五,学生通过自问自探,为溯源问题的本质追疑,从而逐步形成持续问学的精神自觉。这五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由浅至深地经历“感知—理解—创造”的全|过程,助其发展认知与思维能力。

3(二)结构化实践对“问学意识”培养的价值探寻一是有助于学生以结构化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结构化思维是一种“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以结构化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即先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通过某种结构,将问题拆解成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再往下一层层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结构化实践能帮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形成结构化思维。当学生再次碰到类似的复杂问题情境时,能顺利提取旧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应用,从而解决问题。二是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辨的高阶思维。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结构化实践中的“辨疑”“释疑”“追疑”环节,强调比较、辨别、获取证据、分析推理、提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等,这一过程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三是助推实践活动本身提质增效。结构化实践的五个环节能有效避免实践活动问题碎、活动散、思维浅的问题。结构化实践的一系列措施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认识理解自然的责任与愿望,让其愿意主动发现认知冲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提出问题,并以问题引领自己探寻自然、理解世界。这是科学实践活动的应然追求,也符合“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理念。三、提升学生“问学意识”的结构化实践路径(一)以认知冲突为契机激发学生“起疑”

4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极具生活气息的课程,因此,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生活中挖掘题材,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好奇心,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究。例如,安徽著名美食毛豆腐是大家熟悉、喜爱的小吃,在《发霉与防霉》一课中,教师就以制作毛豆腐为契机,开展“豆腐长毛了”实践活动。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真实的探究中,科学家等研究者通常会先观察,聚焦某一现象,发现认知|冲突,再从观察结果中提出问题。为避免学生的观察漫无目的,教师可设计前置问学单,引导学生聚焦现象与发现问题。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所能给出的解释并不能完全适配时,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存在不足,从而提出问题。在“豆腐长毛了”实践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一份前置问学单(图2),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豆腐的霉菌,激发其对豆腐发霉问题的研究欲望。实践证明,许多学生都被豆腐长出来的白毛所吸引,想进一步认识菌丝,甚至学会借助尺子等工具来观察霉菌。这一实践有效填补了学生空缺的原始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0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与结构化实践:促“问学意识”提升》由用户(丹乡武阿哥)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开云手机版APP下载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4:2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

文档提供

发布者:丹乡武阿哥

上传时间:2023-08-13 12:04:27

认证主体:周**(个人认证)

IP归属:四川省 陈所

相关标签